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人虽忝冒愈深而瞻望清光与日俱远追记当时所见作四绝句呈同省诸公 其一

迩英肃肃晓霜清,玉宇时闻槁叶零。
风过都城吹广内,万人笑语落中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冬日早晨,诗人在皇宫中值早班时的所见所闻。

前两句写景:清晨的皇宫学堂(迩英)肃穆安静,白霜清冷,偶尔能听到干枯树叶飘落的声音。"玉宇"指华丽的宫殿,"槁叶零"用树叶凋零暗示冬天萧瑟。这里用霜清、叶落营造出冬日特有的清寒氛围。

后两句写声:寒风吹过整个皇城,把宫外百姓的欢笑声也带进了宫廷内院。这里形成巧妙对比——严肃的皇宫与市井的欢笑,寒冷的天气与人间的温暖。"万人笑语"四个字突然让画面活了起来,仿佛能看见老百姓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这个"落"字,把无形的笑声写得像树叶一样能飘落下来,既呼应了前文的落叶,又让市井生活与宫廷景象自然交融。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在皇宫,却依然心系民间的情怀。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