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贞居张儒仙

露冷玄洲草木疏,砚泉分得涧循除。
钩题石记脩人表,笔削山经作志书。
丹鼎晓温松节酒,茗瓯春点菊苗菹。
残骸若有登真分,亦欲西游候羽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道士生活,充满了仙风道骨的气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环境描写
前两句写隐居地的清幽:露水打湿了长满野草的山路,砚台里的水是从山涧引来的。这些细节展现了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2. 日常活动
中间四句写隐居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石头上题字记录修行心得,整理山中的见闻写成书籍。早上用松节酒温着炼丹炉,春天用菊花苗煮茶。这些充满道教特色的日常,展现了一种自得其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3. 人生理想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如果我这把老骨头还有成仙的缘分,也想像你一样等待仙人的车驾,去往仙境。这里透露出对修道成仙的渴望,也暗含对现实生活的超脱。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具体的日常生活细节(研墨、煮茶、写书)展现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 将道教元素(炼丹、成仙)融入寻常景物(露水、山涧、草木)中
- 在平淡的隐居生活中寄托着对永恒生命的追求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成仙",而是通过描写清晨煮酒、春日品茶这些富有诗意的画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种飘然出尘的意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