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讽刺了官场推荐制度的虚伪和人才被埋没的现实。
前两句"荐函引重一何频,画饼充饥恐误人"直接点破:推荐信写得天花乱坠(画饼充饥),实际上都是空话,不仅没用还会耽误别人前程。就像给人画个大饼说能吃饱,结果还是饿肚子。
后两句"公道晚遭诸葛相,且烦舆致倚经纶"用了个典故:诸葛亮这样的大才也要靠别人推荐("舆致"就是众人推举)。诗人表面说"麻烦大家推举真正的人才",实际是讽刺现在当官的都像诸葛亮一样需要走后门才能被发现才能。
全诗妙在:
1. 用"画饼充饥"这种生活化比喻,让读者秒懂推荐信的虚假
2. 表面恭敬(称"诸葛相"),实则讽刺
3. 最后一句看似请求推荐,其实是说反话:真正有本事的人根本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推荐
这种讽刺手法现在依然适用——就像今天某些人简历写得漂亮,实际能力却像"画的大饼"一样不顶饿。诗人用最浅显的比喻,戳破了古今相通的职场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