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承陜省卜架阁以臈粥稻米相馈麟游危赞府亦寄鹿脯到斋赋此叙谢

客身无伴久凄凉,节物劳人远送将。
鲜给野麋兼膘䯚,粥分香稻杂餦餭。
嘉平莫问乡风旧,清祀空惭世泽长。
薄宦不归芳岁晚,倚楼一望又斜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在外漂泊的官员,在腊月时节收到朋友寄来的食物礼物后,既感动又思乡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说"我一个人在外地很久了,日子过得很孤单。没想到过节时,还有朋友从远方惦记着我,给我送来礼物"。这里用"凄凉"和"劳人远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朋友的温暖。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收到的礼物:有新鲜的鹿肉(野麋)、肥美的肉块(膘䯚)、香喷喷的腊八粥(香稻粥)和糖果(餦餭)。但吃着这些美味时,诗人却想到:现在已经是腊月(嘉平)了,家乡的风俗肯定和往年一样热闹,而自己这个做小官的(薄宦)却回不去,祖先传下来的祭祀传统(清祀)也没能好好遵守。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站在楼上,看着又一次西沉的太阳,想到自己又虚度了一年光阴,那种无奈和思乡的情绪就像夕阳一样笼罩着他。用"又斜阳"这个意象,把时间流逝和思乡之情巧妙融合在一起。

整首诗就像一封感谢信,表面是谢礼,实则借物抒情,把异乡人的孤独、对友情的珍视、对家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都浓缩在一碗腊八粥和一块鹿肉里。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吃着别人送的美食,却更想家"的复杂心情,这种体验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