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叫李端端的人滑稽的外貌和举止。
前两句写他呆头呆脑的样子:黄昏时站着不说话也不动,鼻子像烟囱耳朵像铃铛,用厨房常见物品作比,突出其长相的滑稽。后两句更妙:他独自把象牙梳子插在鬓角,这个不合常理的举动,配上"昆仑山上月初明"的背景,形成强烈反差——明明是个可笑的小人物,却硬要摆出仙风道骨的模样。
全诗像一幅漫画,通过"烟囱鼻""铃铛耳""乱插梳子"这些生动细节,把人物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最有趣的是最后用壮丽的昆仑山月色作背景,让这个装模作样的小人物显得更加滑稽,让人忍俊不禁。这种用宏大景象反衬小人物的手法,既制造了笑料,又透着一丝对平凡人的温情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