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探梅寻春的雅致场景,充满诗意和哲理。
开头两句"十里青苔路,三更翠羽啼"勾勒出一幅幽静的画面:长满青苔的小路绵延十里,深夜时分传来清脆的鸟鸣。这里的"翠羽"指代鸟儿,暗示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泛轻船,太湖边舣"写主人公乘着小船,停泊在太湖岸边。一个"轻"字既形容船身轻盈,也暗示心情的轻松愉悦。
后两句"等南枝北枝花放齐,也未必明朝风起"最有意境。表面是说等待梅花全部绽放,但明天未必会起风(古人认为风吹落花是种遗憾)。深层意思是:人生要懂得把握当下,不要总想着等"万事俱备",因为机会可能转瞬即逝。就像赏梅要趁花开正好时,不要等到风吹花落空留遗憾。
整首词用简练的语言,将寻梅这件小事写得意味深长。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及时行乐"的生活智慧,展现了古人细腻的生活情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