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北栏丛竹
玉署凝严处,朱栏封殖恩。
其谁赏高节,祗自保孤根。
密干青杠矗,危梢翠纛翻。
故林兹地隔,新实几时繁。
细籁供风枕,斜阴叠月轩。
雀惊冲叶堕,蝉静抱枝喧。
戴氏当年谱,梁王自古园。
对容金马客,深在玉堂门。
本以萧萧擢,还由冉冉存。
烟能留暝色,粉解记春痕。
拾箨题吟墨,披丛爽醉魂。
爱君同省树,不敢为人言。
其谁赏高节,祗自保孤根。
密干青杠矗,危梢翠纛翻。
故林兹地隔,新实几时繁。
细籁供风枕,斜阴叠月轩。
雀惊冲叶堕,蝉静抱枝喧。
戴氏当年谱,梁王自古园。
对容金马客,深在玉堂门。
本以萧萧擢,还由冉冉存。
烟能留暝色,粉解记春痕。
拾箨题吟墨,披丛爽醉魂。
爱君同省树,不敢为人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官署庭院里一丛孤高的竹子,通过竹子的形象寄托了文人清高自守的情怀。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竹子的生存状态
诗中用"朱栏封殖"说竹子被人为栽种在官署,但"祗自保孤根"表明它始终保持着独立品性。竹子长得高大茂密("密干青杠矗"),却因身在官署而与自然竹林("故林")隔绝,暗示文人身处官场却向往自由的心境。
2. 竹子的动态之美
诗人观察到许多生动细节:风吹竹叶发出细响("细籁"),月光透过竹影在窗前重叠,受惊的麻雀撞落竹叶,安静的蝉趴在竹枝上鸣叫。这些画面用声音和光影营造出清幽意境,也暗喻官场中动静交织的复杂环境。
3. 竹子的精神象征
结尾"爱君同省树,不敢为人言"最耐人寻味。诗人表面上说不敢公开赞美这丛竹子,实际是用反语表达对竹子品格的敬重——就像在官场中,真正的清高之士往往保持低调。诗中提到的"戴氏谱竹""梁王竹园"等典故,都在强调竹子自古就是文人精神寄托。
全诗妙在处处写竹,又处处映照文人内心。那些"雀惊""蝉静"的描写,何尝不是官场浮沉的写照?而竹子"孤根自保"的姿态,正是诗人对独立人格的无声宣言。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那种欲言又止的情态,把知识分子在体制内既想坚守操守又不得不谨慎处境的矛盾心理,表现得含蓄而深刻。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