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行
泥滑泥滑傍篱落,补屋补屋呼屋角。
复有菰蒲深更深,村边尽日啼姑恶。
风雨无赖送春归,江北江南水半扉。
黄笠青蓑乘棹去,萋萋草长没渔矶。
此时合闭茅堂坐,何堪更鼓他乡柁。
四月沿溜下阊门,云连山顶烟护村。
东风卷浪轻帆健,过尽千峰酒一樽。
及抵家山更萧索,雨亦不收风又作。
何时巷陌听啼莺,一洗从前唤雨声。
复有菰蒲深更深,村边尽日啼姑恶。
风雨无赖送春归,江北江南水半扉。
黄笠青蓑乘棹去,萋萋草长没渔矶。
此时合闭茅堂坐,何堪更鼓他乡柁。
四月沿溜下阊门,云连山顶烟护村。
东风卷浪轻帆健,过尽千峰酒一樽。
及抵家山更萧索,雨亦不收风又作。
何时巷陌听啼莺,一洗从前唤雨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季的乡村图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风雨中的生活百态和游子的乡愁。
开篇用"泥滑泥滑"、"补屋补屋"的重复句式,形象地写出了雨季的泥泞和人们忙着修补房屋的情景。"姑恶"鸟的啼叫更添几分愁绪,暗示着生活的艰辛。
中间部分描写了风雨送春归的景象,江南江北水位上涨,渔夫们披蓑戴笠出船捕鱼,野草疯长淹没渔矶。这时本该闭门不出,但诗人却不得不背井离乡,在四月沿江而下,看着云雾缭绕的山村,乘着东风破浪前行,借酒消愁。
最后回到家乡,却发现更加萧条,风雨依旧。诗人渴望听到巷陌间黄莺的欢啼,来冲淡这恼人的雨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无奈。
全诗以"雨"为线索,通过对比他乡与家乡的雨景,写出了游子在风雨飘摇中的复杂心境。语言朴实自然,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烟雨中,感受到那份潮湿、愁闷与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