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耕星三十述怀征和赋得一律

三十如何作寿翁,重华当得庆登庸。
年斋光武安耕读,学踵尼山立德功。
孝养萱堂思考叔,义端眉案羡梁鸿。
掌中既有明珠在,一醉茱萸定梦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三十岁男子在生日时写下的自我勉励之作,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全诗用平实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成熟男性的理想人生图景。

首联"三十如何作寿翁,重华当得庆登庸"用幽默的口吻说:三十岁怎么能自称老寿星呢?应该像舜帝(重华)那样建功立业才对。这里透露出作者不甘平庸、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态。

中间两联通过四位历史名人的典故,勾勒出作者向往的生活状态:
1. "年斋光武安耕读"提到汉光武帝刘秀年轻时勤耕苦读的故事,表达作者想要兼顾务农与读书的朴实愿望。
2. "学踵尼山立德功"以孔子(尼山)为榜样,希望在道德修养上有所建树。
3. "孝养萱堂思考叔"用孝子考叔的典故,表达要孝顺母亲(萱堂代指母亲)的心愿。
4. "义端眉案羡梁鸿"羡慕东汉梁鸿与妻子举案齐眉的恩爱,暗含对和谐婚姻的向往。

尾联"掌中既有明珠在,一醉茱萸定梦熊"最富生活情趣:手里抱着可爱的孩子(明珠),喝着重阳节的茱萸酒,期待再添新丁(梦熊指生男孩的吉兆)。这两句突然从严肃的励志转为温馨的家庭画面,让人看到作者刚毅外表下的柔软内心。

全诗就像一幅传统文人的"三十岁自画像",既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又不失柴米油盐的烟火气。特别打动人的是,他把孝顺母亲、疼爱妻儿这些家常事,看得和建功立业同等重要,展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家国一体"的价值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