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言怀寄聪上人

晚树归禽乱,翛然古院空。
清谈远君子,幽兴寄丝桐。
短发全成雪,残花半逐风。
终期结真侣,归老乱云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暮春傍晚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前两句写景:傍晚的树上归巢的鸟儿乱飞,古老庭院空荡荡的,显得格外寂静。这里用"乱"和"空"形成对比,既写实景,也暗示内心的孤寂。

中间四句写生活状态:远离那些高谈阔论的君子,只把兴致寄托在弹琴上;头发已经全白,像残花一样被风吹散。这里用"短发全白"和"残花逐风"两个形象,既说明年纪已老,也暗喻生命如风中残花般脆弱。

最后两句表明心志:希望能找到真正的知心朋友,一起在云雾缭绕的深山里终老。这里的"乱云中"不是真的混乱,而是指远离尘世、云雾缭绕的隐居之地。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晚景、白发、残花等意象,展现出一个看透世情、向往隐逸生活的老者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对自然和真友谊的向往。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