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二首 其二

静处谁兼吏隐名,名兼况有老儒生。
却怜一亩幽栖地,百里吴山不会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文人退休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矛盾。

前两句说"静处谁兼吏隐名,名兼况有老儒生":表面上在夸自己既当过官(吏)又当过隐士(隐),还顶着个老学者的名头,实际上是在自嘲——这些虚名有啥用呢?

后两句才是真心话"却怜一亩幽栖地,百里吴山不会行":别看我有这一亩地的小院子可以隐居,但可笑的是,家门口百里的吴山美景,我居然都没去逛过。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反语自嘲,表面说"我有这么多身份",实际是说"这些身份都是束缚"
2. 最后两句形成强烈反差,明明住在风景区,却活得像笼中鸟
3. 反映了古代文人退休后"想闲却闲不下来"的普遍困境

就像现在有些人退休后,嘴上说"要周游世界",结果天天在家刷手机,是一个道理。诗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了这种"心向往之,身不能至"的人生尴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