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重晚笛吹遥岭,渔舍寒罾晒夕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傍晚景象,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村重晚笛吹遥岭”,这句描写的是在村子的深处,传来悠扬的晚笛声,这声音飘荡在远处的山岭之间。这笛声悠扬,似乎带着一丝宁静和遥远的感觉,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感觉。

“渔舍寒罾晒夕阳”,这句则转向了另一个画面,描绘了渔人的居所,渔网在傍晚的阳光下晾晒。这里的“寒罾”指的是晒在阳光下的渔网,因为傍晚时分,天气通常会有些凉意。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夕阳的光芒温柔地洒在这些渔网和渔舍上,显得格外温馨。

这两句诗共同组成了一个温馨而又宁静的乡村傍晚景象,通过晚笛和渔网这些具体的物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随

(973—1039)河南人,字子正。真宗咸平间进士。累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改扬州。未几,权知开封府。后历知杭州、河南府,所至有惠政。仁宗明道二年,拜参知政事。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弹劾,罢相,出判河阳。卒谥文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