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斯侍母夫人之其兄蒙章官舍赋别

彩服去翩翩,初游属少年。皇华虽客路,荆树即堂前。

越雪临书晓,吴山入咏偏。遥知文采美,不让阿兄贤。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方长斯侍母夫人之其兄蒙章官舍赋别》,是一首告别诗,表达了对未来和亲人的眷恋,同时也赞美了母亲的兄弟(也就是作者的表哥)的才华。

首先,诗的第一句“彩服去翩翩,初游属少年。”描绘了诗人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轻盈地离去,开始他的旅程。这个年纪正是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少年时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旅行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接着,“皇华虽客路,荆树即堂前。”这句诗在表达,虽然旅途是辛苦的,但家的温暖(荆树比喻家庭)给了他力量。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告诉读者,即使旅途充满艰辛,但家的思念和对家的感情让他有力量面对一切。

然后,“越雪临书晓,吴山入咏偏。”这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景象,他看到了越地的雪和吴地的山,这些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将这些景色写入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遥知文采美,不让阿兄贤。”这句诗在赞美诗人的表哥(母亲的兄弟)的文采出众,不输给任何人。这是一种赞美和祝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旅行经历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赞美了母亲的兄弟的才华。它以一种深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热情和期待。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