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象山书院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我本闽中客,因人得胜游"直白地交代了背景:作者本是福建人,因为朋友的邀请才有机会来此游玩。一个"得"字透露出对这次机会的珍惜。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游玩时的感受:"泉声晴亦雨"说山泉声哗哗作响,晴天也像在下雨;"山气夏先秋"写山中凉爽,夏天却已感受到秋意。这两句通过感官体验的错位,巧妙地表现了山中的清凉幽静。后两句"旧友能青眼,新知岂白头"转入人情:老友依然热情相待,新结识的朋友也不嫌自己年长。一个"青眼"(表示喜爱)、一个"白头"(指代年长),对比中见温情。
最后两句"开怀尽樽俎,更为月岩留"是高潮:大家开怀畅饮后,还特意为"月岩"美景停留。这里的"月岩"可能是书院附近的著名景观,也可能是月下岩石的美景,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全诗就像一篇简短的游记日记,记录了山水之美、朋友之乐,最后那个意犹未尽的"留"字,透露出作者对这次游玩的不舍。诗中"晴亦雨"、"夏先秋"这类打破常规的表达,既新鲜又贴切,让寻常的山水游玩显得别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