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舍人还蜀饮饯江楼寻取舟汎月归作示同游 其一
晴江吐雾浪花碧,一棹夷犹趁归客。
咫尺楼船势未移,羽旗斜卷青天夕。
相携汗漫二三子,把臂行歌向夷市。
取醉径登江上楼,琉璃四壁波千里。
波外青山片片新,夹堤杨柳远生春。
眼前惟有东流水,凭赠峨嵋绝顶人。
咫尺楼船势未移,羽旗斜卷青天夕。
相携汗漫二三子,把臂行歌向夷市。
取醉径登江上楼,琉璃四壁波千里。
波外青山片片新,夹堤杨柳远生春。
眼前惟有东流水,凭赠峨嵋绝顶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别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由洒脱的情调和壮阔的自然之美。
开篇用"晴江吐雾浪花碧"勾勒出阳光下水雾弥漫、碧波荡漾的江景,友人乘着小船悠然离去。"咫尺楼船势未移"巧妙表现了虽然船近在眼前,却因即将远行而显得静止的视觉错觉。
中间部分写诗人与几位好友在码头市集上挽臂高歌、开怀畅饮的豪放场景。他们登上江边酒楼时,四面的琉璃窗映照着千里江波,波光外的青山和堤岸杨柳都焕发着新春气息。这里用"琉璃四壁"的夸张手法,把普通酒楼变成了水晶宫般梦幻的所在。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望着东流的江水,诗人想把这份美景赠送给将去峨眉山的朋友。这个结尾既点明送别主题,又用"峨嵋绝顶人"的称呼,暗示友人志向高远,使普通的送别顿时有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纵情山水、快意人生的洒脱气质。诗人不写离愁别绪,而是用开阔的江景、豪放的饮宴和奇幻的想象,把送别变成了一场诗意的狂欢。特别是"把臂行歌向夷市"的描写,活画出几个文人放浪形骸的可爱形象,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人那份不受拘束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