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

四时唯觉漏声长,几度吟残蜡烬缸。
惊梦故人风动竹,催春羯鼓雨敲窗。
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
遥想翠云亭下水,满陂青草鹭鸶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思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前两句)写时间流逝的漫长感:诗人觉得四季更替中,时间像滴水一样缓慢难熬,多次在烛光下吟诗到蜡烛燃尽。这里用“漏声长”和“蜡烬缸”的意象,烘托出孤独和等待的煎熬。

颔联(三四句)通过自然景物触发乡愁:风吹竹林的声响惊醒了诗人的梦,让他想起故人;春雨敲窗的声音像羯鼓(古代乐器)一样催促着春天到来。这两句用动态的景物(风、雨)和声音(动竹、敲窗)来表现内心的波动,暗示思乡之情被不断唤醒。

颈联(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强化情感:新写的诗像鹅黄酒一样清淡,而思乡之情却像鸭绿江一样浓烈。这里用具体的物象(酒、江)比喻抽象的情感,生动形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乡愁的深沉。

尾联(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他遥想家乡翠云亭下的湖水,岸边青草茂盛,鹭鸶成双成对。这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与诗人独在异乡的孤独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归思”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情景交融:自然景物(风、雨、竹、江)与情感(孤独、思念)紧密结合,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感可知。 2. 比喻生动:用“鹅黄酒”和“鸭绿江”这样贴近生活的比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的心情。 3. 虚实结合:前六句写眼前的实景和感受,最后两句转向对家乡的虚写,虚实交错,加深了思乡的感染力。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家”,而是通过时间、景物、对比和想象,让读者一步步走进他的内心,感受到那份浓烈而含蓄的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