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并寄宁州孙子发

顾我从来奈烹煮,况复颠风并怪雨。
出门未必趁鸿鹄,闭门何曾下縿缕。
比来重作坐禅僧,日与虚空相晤语。
初非小智肯自私,终谓大国不可怒。
倦途倾盖得吾人,独喜山行逢豹雾。
仅愧依⑴融累岁留,犹胜投闳经宿去。
东州胜事久欲讲,老滕元将效怀祖(自注:初欲到邠接小儿。)。
岂知敏手骤输君,使君方咏罗敷女。
愿侍⑵一笑作先容,试觉醍醐分酪乳。
宁州别乘吾所畏,屹然万弩不得注。
寄声到眼不须论,毕竟生涯谁能⑶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写给朋友孙子发的一封"诗信",用幽默自嘲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感悟。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8句)诗人用自嘲的语气描述自己清贫的生活状态:说自己像被煮熟的食材一样随遇而安,面对风雨也泰然处之。出门不一定能遇到好事,在家也没闲着("縿缕"指织布)。最近过着像坐禅僧人一样的生活,整天对着虚空自言自语。这里用"日与虚空相晤语"的夸张说法,幽默地表现了独处的状态。

第二部分(中间12句)写与朋友的珍贵情谊。诗人说遇到孙子发这样的知心朋友就像旅途偶遇般难得,比在山中遇到豹子还稀罕(用"豹雾"这个意象很新颖)。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比那些匆匆过客强多了。接着用"东州胜事"的典故,暗示自己本想接儿子团聚,没想到朋友的诗才更胜一筹("敏手骤输君")。

第三部分(最后6句)表达对朋友的敬佩。把孙子发比作让人敬畏的"万弩齐发",说自己的诗才比不上对方。最后用"醍醐酪乳"的比喻,说希望能得到朋友指点(醍醐是精炼的奶酪,比喻精华)。

全诗特色:
1. 语言生动幽默,比如把自己比作"被煮熟的食材"
2. 善用新颖比喻,如"逢豹雾""万弩不得注"
3. 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的雅趣
4. 在自嘲中透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知足常乐"的处世哲学,也展现了朋友间真挚的情谊。虽然生活清贫,但有诗有友,依然能保持乐观心态。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