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当作延)老许遗结丝勒帛

纫丝作长带,正胜茱萸纹。
冉冉仍垂绋,𤎥𤎥自有薰。
鲜华非称我,脩饰未如君。
曾不日来取,贤哉知礼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精美的丝质腰带,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物品之美和人情之真。

前四句写腰带本身:用丝线精心编织的长腰带,花纹比茱萸纹更雅致。腰带柔软垂顺("冉冉"形容轻柔下垂的样子),还带着淡淡的熏香("𤎥𤎥"指香气)。这里用触觉(柔软)、视觉(花纹)、嗅觉(熏香)多角度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摸到、看到、闻到这条腰带。

后四句转向人情:诗人谦虚地说这样华丽的腰带不适合自己,它的精美程度比不上朋友("君")的品味。最妙的是结尾——朋友说好要来取腰带却迟迟未取,诗人反而称赞他"知礼",这种反常规的夸赞其实暗含深意:可能朋友体谅诗人拮据不忍索取,或是其他不便明说的体贴。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维护了双方颜面,又体现了真挚情谊。

全诗通过一个小物件,展现了古代文人交往中那种含蓄而深厚的情谊,物品的精致衬托出人情的可贵。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明明朋友"失约",诗人却巧妙转化视角,把可能的尴尬变成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这种处理方式既温暖又充满智慧。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