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陈锡衮的文人,坚守读书人的骨气,宁可穷困也不愿写讨好权贵的文章。
前两句"礼耕义种守书田,疗我饥寒五十年"是说:他把读书写作比作种田,用"礼义"来耕种自己的精神田地。虽然清贫,但这些文字滋养了他五十年,帮他熬过了饥寒交迫的日子。
后两句"耻效伶人工献媚,碎吾笔砚喜神全"更直白:他瞧不起那些像戏子一样阿谀奉承的人,觉得写马屁文章是耻辱。就算把笔墨砚台都砸了,也要保全读书人的气节和精神。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宁可饿肚子,也要挺直腰板"的硬气。作者把文人的笔砚比作农具,把写文章比作种地,说明真正的文人就该像农夫一样踏实本分,而不是靠溜须拍马混饭吃。这种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尤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