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螭山石壁斗入湖中

云根插湖中,高浪怒不受。阳侯施斧凿,浑沌判牝牡。

飞沫高溅面,暗流深注臼。舒啸据厜㕒,披襟豁尘垢。

水天目击穷,烟墨山积厚。石气砭禅心,花跗粲佛口。

阴崖拂丛篁,纤飙醒宿酒。涓涓乳泉滴,岌骸卧羊走。

更期风雨中,掀舞听鲸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蟠螭山石壁直插湖中的壮丽画面,充满动感和力量感。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让自然景观活了起来。

开篇就用"云根插湖中"形容石壁像从云端直插湖底,配合"高浪怒不受"的拟人化描写,立刻营造出惊涛拍岸的震撼场景。接着把浪花比作水神用斧头凿石头,把湖水比作被分开的阴阳两极,这种神话色彩的比喻让自然景观更显神奇。

中间部分诗人转换视角,写自己站在高处("厜㕒"指山崖)的体验:飞溅的浪花打在脸上,深邃的暗流在石臼中回旋。敞开衣襟让山风吹散尘俗之气,放眼望去水天相接,山色如墨。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水汽扑面、山风拂面的畅快。

后段笔锋转向细腻观察:石头的气息净化心灵,山花像佛口的微笑。阴凉山崖上的竹林被风吹动,微风唤醒了宿醉的人。滴滴山泉像羊奶般洁白,山石形状像卧着的羊群。最后诗人还期待在风雨中,听巨浪像鲸鱼般怒吼的壮观场面。

全诗最精彩的是动静结合的写法——既有"浪怒不受"的狂暴,也有"乳泉滴"的静谧;既有"鲸吼"的震撼,也有"花粲"的柔美。诗人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把一座石壁写得既气势磅礴又充满灵性,展现出大自然刚柔并济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