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春晓图为衍圣公题
尼山郁嵯峨,孕灵慨千古。深根起西周,雄镇自东鲁。
方春生意敷,润泽回厚土。朝阳丽层巅,烟霞互吞吐。
林姿日万变,奇秀不可数。岂独泰岱宗,耸特出寰宇。
云孙国上公,雅志绍遐武。揽胜入图画,野色在庭户。
羹墙有至念,仰止亦堪睹。乘间如一登,群峰固应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尼山的壮丽景色,并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圣贤精神的敬仰和传承。
开头用"尼山郁嵯峨"形容山势高峻,说这座山孕育了千古圣贤。"深根起西周"指尼山与孔子(西周礼乐文化的代表)的渊源,"雄镇自东鲁"强调它在山东地区的崇高地位。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春日尼山美景:阳光照耀山顶,云雾缭绕;山林姿态万千,秀丽难数。通过"岂独泰岱宗"的对比,突出尼山虽不如泰山有名,但同样雄伟不凡。
后段由景及人,写衍圣公(孔子后裔)继承先祖遗志,将尼山胜景绘入画中,使人在家中就能感受自然之美。"羹墙有至念"用典表示对先贤的追思,"仰止亦堪睹"说即使不能亲至,通过画作也能表达敬仰。
结尾想象登临山顶俯瞰群峰的豪迈,暗喻站在圣贤高度看待世事。全诗将自然景观、人文传承和个人情怀融为一体,语言雄浑又不失细腻,展现了传统文人对精神高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