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它山堰水利工程给百姓带来的福祉,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激之情。
前两句直接点明它山堰的作用——一旦建好这个水坝,就能让百姓千百年不愁粮食。"粒吾民"用大米象征温饱,形象地写出水利工程保障了农业生产。三四句更生动:有了它山堰,百姓就像随时站在溪边接雨水一样方便,再也不用眼巴巴盼着干旱时能下场雨。这里用"仰溪为雨"的比喻,把水利工程比作永不枯竭的云雨。
五六句转到日常生活:四季都能喝到清澈的水,六月就能尝到新米。通过饮水吃饭这两个最日常的事,展现工程改善民生的实效。最后两句把水利工程比作"心源泽",说它像发自内心的恩泽,年年造福鄞县百姓。用"心"字把冷冰冰的水利工程写得充满温情,体现百姓对建设者的感恩。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百姓拉家常一样,用喝水、吃饭这些最实在的事,写出一个水利工程如何改变一方百姓的生活。这种接地气的赞美,比空喊口号更有力量,让我们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何润物无声地福泽后世。
魏岘
庆元鄞县人。宁宗嘉定中,为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后坐事罢,居家好讲求水利。理宗淳祐初,起知吉州军事、兼管内劝农使。有《四明它山水利备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