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像是一个中年人的疲惫自白,用大白话讲出了打工人的辛酸。
开头四句是职场人的真实写照:年轻时为工作拼命奔波(壮岁苦奔驰),按部就班地混了个职位(随分受官职)。但算算收入根本不够花(所得唯锱铢),付出的代价却无法计算(所丧无纪极)——可能是健康、家庭时间,甚至是曾经的理想。
后四句更扎心:每天重复着"今天混一天,明天混一天"的日子(今日度一朝,明日过一夕),活得像没有存在感的NPC(不免如路人),被生活逼着不停干活(区区被劳役)。诗人用"路人"这个比喻特别形象,暗示自己活成了社会背景板。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力感——不是不想改变,而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就像现在很多人说的"躺平",其实是被迫的妥协。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就用日常上班族的视角,把中年危机写得让人感同身受。这种一千年前写的诗,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膝盖中箭。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