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给久轩提刑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提刑"是古代官职的一种,负责监察和提审案件。久轩提刑曾在朝廷上据理力争,表现出非常出众的胆识和正直,这让他获得了“堂堂”的评价。诗中提到的“西山”和“紫阳”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的代称,用以赞扬久轩提刑的道德和学问。
人们都说久轩提刑如同唐代的房琯(拾遗),房琯是唐朝著名的谏臣,直言进谏。但是诗中却说不应该让他像宋代的赵抃(清诏、召黯、烦滂)那样长期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赵抃也是历史上的一位名臣,以清廉和直言著称。这里诗人认为,久轩提刑应当有更伟大的使命,应该去国家最高学府“蓬莱”看看,也就是去京城,然后回来说说尧舜那样的盛世。
整首诗通过对久轩提刑的赞扬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官员应有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的期待,以及对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正直官员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汤汉
饶州安仁人,字伯纪,号东涧。汤千从子。理宗淳祐四年进士。初为真德秀宾客,曾长象山书院。历上饶簿、国史实录院校勘、太学博士、秘书郎。上言尽用天下之财力以治兵,尽用天下之人才以强本。累官知隆兴府。度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一。谥文清。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