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佛洞(在遂宁县)

平生好幽胜,所至穷跻攀。
今朝衔使命,偶此登名山。
萦回小洞底,豁然异尘寰。
蒙茸竹云细,萧飒花雨寒。
下有千尺流,昼夜声潺湲。
巍巍大金仙,坐镇石壁间。
岁月知几何,苔藓生斓斑。
古今一幻泡,等是何足叹。
我来惬清赏,又得半日闲。
振衣起林麓,笑逐孤云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奉命出差时偶然游览一座名山的所见所感,用非常生动的画面带我们体验了一次"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旅程。

开篇四句像发朋友圈似的交代背景:我这人天生爱探险(平生好幽胜),以前每到景点必登顶(所至穷跻攀),今天出差路过(今朝衔使命),顺道打卡这座网红山(偶此登名山)。这种接地气的开头瞬间拉近距离。

接着用"电影镜头"带我们进山:先穿过蜿蜒的山洞(萦回小洞底),突然眼前一亮像穿越到仙境(豁然异尘寰)。这里竹子像蒙着细纱的云(蒙茸竹云细),飘落的花瓣带着丝丝凉意(萧飒花雨寒),山下溪水永远在唱歌(昼夜声潺湲)。这些描写让人仿佛能摸到湿润的竹叶,闻到清冷的花香。

最震撼的是突然出现的"大金仙"——一尊长满青苔的古老佛像(巍巍大金仙,坐镇石壁间)。作者看着佛像岁月的痕迹(苔藓生斓斑),突然感慨:古今多少事都像泡沫(古今一幻泡),何必太较真呢(等是何足叹)。这种顿悟很像我们旅游时,对着古迹突然想通人生的瞬间。

结尾特别潇洒:玩尽兴了(我来惬清赏),蹭了半日假期(又得半日闲),抖抖衣服上的落叶(振衣起林麓),像追着云朵回家的小孩(笑逐孤云还)。这种下班后顺便旅游还能悟出人生道理的经历,是不是很像我们现代人追求的"特种兵式旅游"?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公务出行写成充满禅意的冒险,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只要保持好奇心,出差路上也能遇见让心灵停泊的风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