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抑之给事监兵北伐

双垂韎韐绣鸂鶒,金羁马头雪花白。
秋星乍稀承明庐,慷慨遗策长安陌。
城社已见狐鼠空,关山要令豺狼辟。
今为颇牧出中禁,岂但汲卫誇揖客。
飞书再看鲁仲连,奏记不数崔亭伯。
匈奴祭马秋欲动,连峰蔽天朔塞赤。
六郡材官三十万,一一翘关衽金革。
期门募士身若飞,属国降番鬣如磔。
此辈自昔称英强,见敌虽多惯局蹐。
时时大官出银币,往往宿将甘巾帼。
呜呼主上恩不薄,忍使骄敌犹充斥。
君行帅府青天高,挥檄霜寒净沙碛。
安得一骑驰王庭,为君预扫燕然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袁抑之的将军奉命北伐的场景,充满了豪迈的爱国情怀和战场肃杀之气。

开头用将军的装束和马匹的威武形象拉开序幕:将军穿着绣有彩色水鸟图案的护膝,骑着配金马具的白马,像雪花一样耀眼。他在秋夜星光下离开皇宫,带着慷慨激昂的作战计划走过长安街道。

诗中用"狐鼠"比喻敌人已经溃散,"豺狼"指代边境威胁,说明战局已到关键时刻。将军像古代名将廉颇、李牧一样从皇宫出征,不仅要有名将风范,更要像汉代名臣汲黯、卫青那样建立战功。

后半部分展现战场实况:边境秋高马肥,连绵山峰映红北方要塞。三十万精锐部队整装待发,士兵们能举起城门、穿着铠甲。但诗人也指出这些看似勇猛的士兵,面对强敌时往往畏缩不前,需要朝廷不断犒赏激励。

最后转为激昂的号召:皇恩浩荡,岂能容忍敌人猖狂?将军在青天般的帅府中指挥,要用寒霜般的檄文肃清沙漠。诗人甚至幻想自己能冲入敌营,提前为将军在燕然山刻好记功碑。

全诗通过生动的战场描写和古今名将的类比,既展现了北伐的壮阔场面,又表达了对将领的殷切期望,更透露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比喻形象(如狐鼠、豺狼),对比鲜明(士兵表面勇猛与实际畏战),情感层层递进,最后达到高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