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望远海

蓬莱之山东海水,滔滔东奔吾不知其几千万里。

长江大河一线来,安问洞庭与彭蠡。嘘噏百川天轮浮,鼍为城廓蜃为楼。

东溟老龙几千岁,垂髯化作珊瑚钩。惊涛拍天无畔岸,雷奔鬼逝神灵眩。

䨹昱绝电妖雾呈,珠宫贝阙谁能辨。安期羡门安在哉,感今思昔但悲哀。

瑶池已骋八骏去,铁箠空驱万石来。吁嗟往事皆已矣,安得海波不扬尘不起。

岛彝才贡越裳来,免劳神武行边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神秘的东海仙境图,同时暗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人用夸张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带我们走进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

开篇用"几千万里"形容东海之辽阔,将长江黄河比作"一线",突出大海的浩瀚。随后用"鼍龙筑城""蜃气化楼"的传说,描绘海市蜃楼般的奇幻景象。老龙垂须化作珊瑚钩的想象尤其精妙,把自然奇观写得活灵活现。

中间部分笔锋陡转,用"惊涛拍天""雷奔鬼逝"等激烈意象,展现大海狂暴的一面。闪电妖雾中若隐若现的龙宫贝阙,既神秘又令人畏惧。这里暗喻人世间的风云变幻,权势富贵如海市蜃楼般虚幻。

后段转入历史沉思。诗人追问长生不老的仙人何在,遥想周穆王驾八骏西游的盛事,对比秦始皇驱石填海的徒劳,道出"往事皆已矣"的沧桑感。最后以"海波不扬"的和平愿景作结,希望边关安宁,减少征战。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将自然奇观与历史感悟完美融合。写景时气象万千,抒情时深沉隽永,在壮美的画面中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展现出诗人广阔的胸襟和深邃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