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上楼

凭高多感慨,怕上夕阳楼。
云阁四山雨,江分两岸秋。
雁来惊客意,枣熟动边愁。
醉里看长剑,英雄志未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怕上楼》通过登高远望的日常场景,抒发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首句“凭高多感慨,怕上夕阳楼”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害怕登高,因为站在高处容易触发内心的感慨。夕阳西下,更增添了一丝苍凉和无奈的情绪。

接下来的“云阁四山雨,江分两岸秋”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山间云雾缭绕,秋雨绵绵,江水将两岸分隔,秋意渐浓。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雁来惊客意,枣熟动边愁”进一步深化情感。大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却让漂泊在外的诗人感到惊心;枣子成熟,本是丰收之喜,却勾起他对边疆战事的忧虑。这里既有个人漂泊的感伤,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最后两句“醉里看长剑,英雄志未酬”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借酒消愁,醉眼朦胧中凝视长剑,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这里的“长剑”象征英雄抱负,而“未酬”则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不甘。

整首诗以登高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国家时局的忧思。语言平实却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的无奈、孤独和未竟的雄心。

潘玙

潘玙(一作屿),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诗家鼎脔》卷上)。与柴望、贾似道等有交。有《鄮屋拙藁》(《诗渊》),已佚。潘玙诗,据《诗家鼎脔》、《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