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公诚金汤大局臣,匡济忧危、扶持名教,家仍清素、朝赖孝慈,暌违几何,去岁独瞻依北斗;
我亦桃李一分子,溯回汉水、景仰钟山,法立宪章、学存国粹,著述云富,此日空泪洒南皮。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篇充满敬意的"追悼词"。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上联夸赞张之洞的功绩:把他比作保卫国家的钢铁长城(金汤大局臣),说他既能处理国家危机,又维护传统文化(匡济忧危、扶持名教)。虽然身居高位但家里很清贫(家仍清素),是朝廷倚重的忠臣(朝赖孝慈)。最后用北斗星作比喻,说去年还能仰望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如今却已永别。

下联表达自己的哀思:作者自称是张之洞的学生(桃李一分子),回忆在武汉(汉水)和南京(钟山)追随他的日子。重点提到张之洞两大贡献:推动立宪改革(法立宪章)和保护传统文化(学存国粹)。虽然张之洞留下很多著作(著述云富),但如今只能在南皮(张之洞家乡)空流泪。

全联最打动人心的有三点: 1. 用"钢铁长城"和"北斗星"这样接地气的比喻,让读者立刻明白张之洞的地位 2. 通过"清贫的家"和"流泪的学生"这些具体细节,让哀思显得真实动人 3. 把国家大事(立宪改革)和个人感情(师生情谊)自然融合,既大气又亲切

这种写法既保持了传统挽联的庄重格式,又充满了真挚情感,就像用古典乐器演奏出动人的现代旋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