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弹篇七章当鞠歌行 其二
夜光旦旦,明星尚烂。
日光浑浑,飞鸟四奔。
驾言远游,而不知路。
罔两一足,而不能步。
老翁白发悲蹉跎,眼中子弟年少多。
年少之人不悲老,迨其悲时发枯槁。
几筵有肉杯有浆,老者对之心益伤。
劝尔少年早行乐,行乐行乐,夜烛可燃,白日莫错。
东风吹汝衣,春花在林未萧索。
日光浑浑,飞鸟四奔。
驾言远游,而不知路。
罔两一足,而不能步。
老翁白发悲蹉跎,眼中子弟年少多。
年少之人不悲老,迨其悲时发枯槁。
几筵有肉杯有浆,老者对之心益伤。
劝尔少年早行乐,行乐行乐,夜烛可燃,白日莫错。
东风吹汝衣,春花在林未萧索。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青春易逝、及时行乐的主题,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暗喻人生困境:夜晚的星光还未消散(夜光旦旦),白昼的太阳就已模糊不清(日光浑浑),鸟儿盲目乱飞就像人找不到人生方向(驾言远游,而不知路)。独脚怪物(罔两)的比喻更凸显了无力前行的迷茫。
中间部分聚焦白发老人与年轻人的代际差异:老人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眼中子弟年少多),却发现他们不懂珍惜青春(年少之人不悲老),等醒悟时早已衰老(迨其悲时发枯槁)。酒肉当前(几筵有肉杯有浆)反而让老人更伤感,这种反衬手法很巧妙。
最后用充满生命力的意象发出呼吁:春风(东风吹汝衣)和春花(春花在林未萧索)都是青春象征,诗人用"夜烛可燃"比喻夜晚尚可享乐,但更强调"白日莫错"——别浪费大好时光。重复的"行乐行乐"像敲响的警钟,让劝诫更有感染力。
全诗像一位智慧老人对年轻人的肺腑之言,用昼夜交替、花开花谢这些看得见的自然现象,让"珍惜当下"这个抽象道理变得具体可感。特别是结尾的春风春花,让严肃的说教瞬间生动起来,仿佛能闻到春天的气息。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