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有咏二首 其一

掉头不闻洗心经,化外云丘任放形。
盖舍诛茅归堑谷,抽藤斫木走岩庭。
一条挂瀑蛟涎白,数点遥岑佛首青。
而立才开已投隐,谁人得似我宁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洒脱生活,充满了自由与宁静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主人公彻底抛开世俗的束缚("洗心经"指净化心灵的经文),在远离人烟的山野间随心所欲地生活。"掉头不闻"四个字生动表现出决绝的态度,"化外云丘"则勾勒出超脱凡尘的仙境般画面。

中间四句用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山居乐趣:在深谷中搭建茅屋,采集藤条木材修建庭院。远望可见如蛟龙吐涎般的白色瀑布,远处几座青山像佛像的头顶般宁静。这些比喻既形象又有趣,把寻常的山景写得充满灵性。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三十岁("而立")就选择隐居,自豪地说"谁能像我这样活得自在"。这里的"宁馨"不是指具体事物,而是表达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诗人通过对比世俗生活,突显出自己选择的隐居之路虽然少见,却格外惬意。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毫不做作的洒脱,没有刻意强调隐居的清苦,反而着重描写山水之美和自由之乐。诗人用活泼的语言把寻常的山居生活写得充满诗意,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喜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