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 其六

鹄卵因时化,如何赴越鸡。
逸群来冀北,屏气入淮西。
盛事兼三物,浮辞斥百题。
慎须精藻鉴,宠辱异云泥。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才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成败得失。

前四句用"鹄卵"(天鹅蛋)和"越鸡"(南方小鸡)的对比,说明优秀人才如果放错环境(比如让天鹅蛋被小鸡孵化),可能无法发挥真正价值。接着用骏马从北方来、却小心翼翼进入淮西的意象,暗指有才华的人进入陌生环境时需要调整适应。

中间两句提到"盛事兼三物",可能指理想状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浮辞斥百题"则批评那些华而不实的空谈。最后两句是核心劝诫:提醒人们要像鉴别水草般明辨是非,因为荣耀与耻辱的差别就像"云泥"(天上云彩和地下泥土)一样巨大。

全诗用动物寓言和生活比喻,传递了一个朴素道理:既要认清自身价值、选择适合的成长环境,也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虚名浮利迷惑。这种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蔡肇

蔡肇(?~1119)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蔡渊子。北宋画家,能画山水人物木石,善诗文,著有《丹阳集》,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蔡肇初事王安石,见器重,又从苏轼游,声誉益显。尝与王诜、李公麟、苏轼、米芾等十六人雅集西园。在京师开封任官时,画平冈老木,余纸请李公麟画远水归雁和舟楫,早萌退隐之意。画迹有《松路仙岩图》、《山麓渔舟图》、《雪陂钟馗图》、《松下逍遥图》、《煎茶图》,著录于《绘事备考》。又《仁寿图》相传是其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