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

碧云步障紫金蕤,风静秋高千万枝。
娇额涂黄元自好,是谁深传蜜烟脂。

现代解析

这首《丹桂》描绘了秋天桂花的绚烂之美,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传递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前两句"碧云步障紫金蕤,风静秋高千万枝"像电影镜头般展开:湛蓝天空下(碧云),成片的桂花树像华丽的屏风(步障),金紫色的花朵(紫金蕤)在无风的晴空下肆意绽放。"千万枝"的夸张手法让人仿佛看到漫山遍野的桂花迎风摇曳的壮观景象。

后两句转入细节特写:"娇额涂黄元自好"把桂花比作古代女子额间的花黄妆饰,说它天生丽质;"是谁深传蜜烟脂"更妙——将桂花馥郁的香气想象成有人偷偷为它涂抹了蜂蜜胭脂,这种拟人手法让花香有了具体的质感。一个"传"字暗示花香随风飘散的动态,而"蜜烟脂"的造词既写香气的甜腻,又带着朦胧美感。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视觉(金紫)、嗅觉(蜜香)、触觉(烟脂的柔滑)通感交融,把静态的桂花写得活色生香。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桂花极致的美化描写,自然流露出对秋日胜景的沉醉与赞叹。这种含蓄的赞美方式,比直白说"桂花真美"要高明得多,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