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完颜子忠的朋友,赞美他的为官风范和人格魅力。全诗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清正廉洁、才华横溢的地方官形象。
前四句直接夸赞朋友的风度:说他举止从容优雅,手持五色笔(象征文采斐然),在南方为官时政绩斐然,名声远扬。"甘饮石井水"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他的清廉品格——喝着普通的井水,却能轻松治理鹅湖山一带,像玉峰上的露水般高洁,行动时衣佩轻响如风拂山林。
中间两句暗含期许:这样具备中央高官气质的人才,怎会长期屈居地方?最后四句转入思念之情:虽然想念却难相见,他的品格令人敬仰却难以企及。结尾想象海风明月之夜,自己的心意能飞越关山到达福建(七闽)与他相会。
全诗妙在:
1. 用"石井水""鹅湖山"等具体意象,把清廉、治绩等抽象品质写得生动可感
2. "玉峰露""风林佩"的比喻既显品格高洁,又暗含山水清音
3. 从赞美到思念的转折自然,结尾的月光想象让友情穿越时空
4. 通篇不用艰深典故,就像当面聊天般亲切,却把欣赏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