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荡荡仰天宇,白云横野亭。
人生如孤蝉,须当及时鸣。
薄翼领微风,高树扬清声。
一旦入秋节,白露肃泠泠。
垂緌岂能长,抱叶为乾蠳。
神龙有奋蛰,时花一枯荣。
造物移人意,无然命独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广阔天地间的感慨,用蝉的生命周期比喻人生的短暂,传递出“活在当下”的哲理。

开头两句展现开阔场景:诗人仰望无边天空,看见白云飘过野外的亭子,营造出孤独渺小的氛围。接着用“孤蝉”比喻人生——蝉的生命短暂,就像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声(“及时鸣”)。薄薄的蝉翼乘着微风,在高树上发出清脆鸣叫,象征着人虽渺小却可以绽放光彩。

但转折很快到来:秋天一到,白露降临,蝉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垂緌”指蝉的吸管,“乾蠳”指干枯的蝉壳)。这里暗示人生盛年短暂,终将衰老消亡。随后诗人用神龙蛰伏、花朵枯荣对比,说明万物都有兴衰周期,连强大的龙和美丽的花也不例外。

最后两句是核心感悟:造物主(自然规律)早已安排好一切,人不必刻意追求“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整首诗用蝉的意象劝诫人们:生命短暂但不必悲观,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价值,顺应自然规律才是智慧。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既有对生命易逝的叹息,也有把握当下的积极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