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马水口宿烟麓陀庵
昨夕宿兹山,云乃出衣袂。
四徒夹一舆,两膝拳至鼻。
一里转百盘,锯牙不得直。
结苇以为庐,削木冒金髻。
夜钟但超悬,晨鸡聊一嘒。
巉岩既高骞,巑岏复孤厉。
回思燕赵时,筑城遏胡骑。
安得尽如斯,脱甲开户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前往一处名为烟麓陀庵的山间小庵住宿的经历。通过生动的描写,诗人传达了途中与山景的对话以及对过去记忆的反思。
1. 开头与云中之山 - 诗的开头提到“昔从良涿行,兹山在云际”,意思是以前曾从涿州出发,山在云中。这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景象,山峰被云雾环绕,给读者一种神秘的感觉。 2. 昨夜住宿 - “昨夕宿兹山,云乃出衣袂”意指昨晚住在山中,云雾仿佛从衣服中飘出。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还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3. 山道难行 - “四徒夹一舆,两膝拳至鼻。一里转百盘,锯牙不得直”——四个人簇拥着一辆车,膝盖几乎顶到鼻子,每走一里路就要转上百个弯,如同走在锯齿般的山道上。这几句描述了山路的险峻,让人感受到山道的崎岖不平。 4. 简朴的住处 - “结苇以为庐,削木冒金髻”——用芦苇搭建茅屋,用削好的木头覆盖,就像给山峰戴上了金色的发髻。这里展现了山中住处的简陋,同时也刻画了诗人对自然的适应和尊重。 5. 夜晚与清晨 - “夜钟但超悬,晨鸡聊一嘒”——夜晚的钟声在空中回荡,清晨的鸡鸣声响起。这描绘了山中夜晚和早晨的宁静与生机。 6. 山景印象 - “巉岩既高骞,巑岏复孤厉”——峻峭的岩石高耸入云,山峰兀立,显得如此孤傲。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了山景的雄伟和孤寂。 7. 回忆与感慨 - “回思燕赵时,筑城遏胡骑”——回忆起在燕赵之地的时光,修建城墙抵御胡人的骑兵。这是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怀念。 8. 愿望与现实 - “安得尽如斯,脱甲开户寐”——希望能过这样简朴的生活,脱去盔甲,打开门扉,安心入眠。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通过这些具体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怀念。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