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其精髓和魅力: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绝》是首批判权臣乱政的诗。接下来逐句解析:
1. “开禧嘉定擅权卧”:说的是在南宋宁宗开禧年间和理宗嘉定年间,权臣擅权专政的现象。这些权臣在朝中掌握大权,对国家的治理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诗人用“擅权卧”形容这种现象,暗示权臣的懒散和不负责任。
2. “地下眉头想更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担忧。朱文公是南宋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他的智慧和思想为后世所尊崇。这里的“地下眉头想更颦”,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象朱文公若在地下看到当前朝政的混乱局面也会感到眉头紧锁,充满忧虑。
3. “侂远传衣至亡国”:这句诗批评权臣误国。“侂远”一词在这里暗指那些只顾私利,不关心国家大局的权臣。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安危,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这种批判语气强烈,表达了诗人对权臣乱政的愤怒和不满。
4. “止缘不用读书人”:诗人认为国家衰亡的原因在于不重视读书人。在南宋时期,文人治国的主张一度盛行,诗人认为只有重用读书人,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里“不用读书人”既是对权臣的批评,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批判权臣乱政的现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先贤智慧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