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途中作

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
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今日无酒钱,凄惶向谁叹。

现代解析

没问题,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

这首诗名为《大梁途中作》,描述的是诗人在前往大梁的途中,面对寒冬景色和自身困境的心情变化。

首句“怏怏步长道”,直接表达了诗人郁郁不乐的心情。“怏怏”两字很好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沉闷和不快。在漫长的旅途中,他感到前路渺茫,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接下来,“客行渺无端”强化了这种未知和迷茫的感觉。

到了三四句,“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诗人开始描绘周围的景色。他注意到郊外的原野即将下雪,天地之间充满了严寒。这里不仅描绘了冬天的寒冷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寒冷和孤独感。

然后,诗人转向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他回忆起过去,每当醉酒时,他并未觉得旅途有何困难。然而,“今日无酒钱,凄惶向谁叹”,现在,他却没有酒钱,面对困境,感到凄凉和无助。这部分的对比强烈,突出了诗人现在的窘迫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词语,深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从最初的迷茫和沉闷,到面对严寒景色的孤独和寒冷感,再到对过去和现在的强烈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无奈和凄凉。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色彩,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和困境。它让我们明白,生活并非总是如我们所愿,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更加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