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澄海楼观日出作歌

重关险扼辽左冲,海防汹涌山巃嵷。
俯视一气青濛濛,天然形胜标崇墉。
我来正值秋阴重,楼登澄海携吟筇。
其高绝顶摩苍穹,云可观日同华嵩。
深宵久坐云雺雺,星沈月黑迷长空。
俄惊一线飞霞红,金波闪烁光熊熊。
阳乌跃出随飞龙,鲛宫贝阙看朦胧。
寥天一镜磨青铜,三神山路疑可通。
兹游奇绝冠寰中,气吞八表云荡胸。
便思万里乘长风,独倚神剑凌崆峒。
指挥净扫中原烽,此地况兼山海雄。
留都风景如镐丰,神州手奠扶尧封。
岂徒观海矜双瞳,好事翻笑东坡翁。
作诗祷市烦神工,蜃楼许看哀龙钟。
绮语变灭随飘蓬,何若骑鲸太白从。
霓旌导我双青童,六鳌晓策扶桑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澄海楼观看日出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豪情壮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云可观日同华嵩")写澄海楼的地理位置和雄伟气势。诗人站在险要的关隘上,俯瞰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云雾缭绕的群山,感叹这里天然形成的险要地形。他特意选择在秋日阴云密布时登楼,带着诗杖(吟筇)准备作诗,说这里高得几乎能触摸天空,和华山、嵩山一样适合观日。

第二部分("深宵久坐云雺雺"到"三神山路疑可通")生动描写日出过程。诗人深夜久坐,只见星月无光,突然天边出现一道红霞,金光闪烁如同火焰。太阳(阳乌)像飞龙般跃出,照得海底龙宫若隐若现。天空像一面青铜镜,仿佛能通往蓬莱仙山。这段用神话意象将日出写得神奇壮美。

第三部分("兹游奇绝冠寰中"到最后)抒发豪情壮志。诗人说这次观日出是天下最奇妙的体验,让他豪情万丈,想乘风万里、仗剑行侠,扫平战乱。他觉得这里山海雄奇,堪比古都,自己要像尧帝那样治理天下。最后调侃苏东坡当年写诗求神让他看海市蜃楼,说不如像李白那样骑鲸遨游东海,在日出时分驾着神鳌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全诗特色: 1. 画面感极强:从黑夜到日出的色彩变化(黑→红→金)描写生动 2. 想象力丰富:把太阳比作飞龙,天空比作铜镜,融入大量神话元素 3. 情感递进:从赏景到抒发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最后以浪漫幻想收尾 4. 语言豪迈:用"气吞八表""万里乘风"等词展现开阔胸襟

诗人通过观日出这件小事,表达了对壮美河山的热爱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把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和个人抱负完美融合,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