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一初六两日闻雷

今年腊月两闻雷,虩虩声从何处来。阳不闭藏先出地,下民修省可禳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腊月(农历十二月)打雷的异常现象,以及作者对此的思考。

前两句说今年腊月初一和初六两次听到雷声,轰隆隆的不知从哪儿传来。这里用"虩虩"形容雷声震动,暗示不寻常——因为冬天打雷在古代被认为是反常现象。

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悟:冬天本该阳气闭藏(万物休眠),现在却提前冒出来(打雷是阳气活动的表现),这就像老天爷在提醒人们要反省自身。最后建议百姓通过自我修养来消除可能的灾祸,体现了古人"天人感应"的观念。

全诗亮点在于:
1. 把自然现象人格化,雷声变成老天的警示
2. 用生活化的冬天打雷现象,引出深刻的修身道理
3. 语言简单但寓意深刻,符合古人"见微知著"的思维方式

本质上是在说:异常天象不可怕,关键是人类要借此反省改进自己。这种将自然与人事相联系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陶宗仪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