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婆龙①
偶犯垂堂戒,舣舟寒港曲。
奔岸高于山,削壁平如屋。
夜漏支四更,一声震地轴。
轰电卷蜺虹,猛兽啸林麓。
石崩成沸渊,沙溃为深谷。
江豚鼓鬣游,千百相抵触。
几使舟中人,尽作新鬼哭。
天明诘三老,宛似冻龟缩。
云是猪婆龙,久于泥中伏。
往昔用兵时,旌旗飞万斛。
曾此婴其锋,俄顷遭溺覆。
闻之空叹息,蠢狶谁所蓄。
岂同辽豕白,不堪孙弘牧。
世有屠龙手,慎勿逞狂毒。
篷窗为此辞,波面飘滕六。
奔岸高于山,削壁平如屋。
夜漏支四更,一声震地轴。
轰电卷蜺虹,猛兽啸林麓。
石崩成沸渊,沙溃为深谷。
江豚鼓鬣游,千百相抵触。
几使舟中人,尽作新鬼哭。
天明诘三老,宛似冻龟缩。
云是猪婆龙,久于泥中伏。
往昔用兵时,旌旗飞万斛。
曾此婴其锋,俄顷遭溺覆。
闻之空叹息,蠢狶谁所蓄。
岂同辽豕白,不堪孙弘牧。
世有屠龙手,慎勿逞狂毒。
篷窗为此辞,波面飘滕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水上灾难,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开头写诗人冒险在寒冷的港口停船,突然遭遇巨浪袭击。他用"奔岸高于山"形容浪头比山还高,"削壁平如屋"描写浪墙像房屋墙壁一样陡直,这种夸张手法让人直观感受到危险。半夜时分,一声巨响如同地动山摇,接着闪电像彩虹般扭曲,野兽般的风声在林中呼啸。石头崩裂让水面沸腾,沙岸坍塌形成深谷,江豚惊慌乱窜——这些动态描写构成了一幅灾难交响曲。
天亮后询问当地老人,得知是"猪婆龙"(传说中的水怪)作祟。老人回忆当年军队在此遭遇过类似灾难,暗示这种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堪比战争。诗人感叹这种野蛮力量的存在,用"辽豕白"(古代传说中的白猪怪物)作对比,指出它比传说更可怕。最后提醒世人:即便有能制服巨龙的本事,也不要轻易激怒自然力量。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灾害拟人化为"猪婆龙"作乱,把波涛声比作兽吼,把浪花比作江豚乱窜。这种写法既形象又暗含深意: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结尾的警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面对自然,保持敬畏才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