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春暮感事(按即一九二七年)

推翻专制尚共和,流血年年战伐多。
方见天兵屯赤县,又闻债帅渡黄河。
士无恒产思投笔,民畏横征愤枕戈。
莫向家园伤转徙,中原早已泣铜驼。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927年春天,作者借暮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当时动荡时局的深切忧虑。

开篇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虽然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共和制度,但连年战乱导致民不聊生。"流血年年"四个字生动描绘出军阀混战带来的惨状。

中间四句用具体事例展现社会乱象:刚看到革命军队驻扎在京城,转眼又听说军阀借外债扩充军力;读书人失去生计想弃文从军,百姓因苛捐杂税而愤怒反抗。"债帅"指军阀靠借外债维持军队,"枕戈"形象地写出民众随时准备反抗的状态。

最后两句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不要只为自家流离失所而悲伤,整个中原地区早已陷入深重灾难。"泣铜驼"这个典故,暗示国家将亡的征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全诗语言朴实但感情深沉,通过"流血""横征""枕戈"等生动意象,真实反映了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作者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既写出了人民的苦难,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