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
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
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
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寂感。

首联“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写高楼上的燕子似乎远在天边,柳树稀疏的阴影里还没有乌鸦聚集。这里用燕子、柳树、乌鸦等意象,暗示春天刚刚来临,但还带着冬天的萧瑟,给人一种疏离和冷清的感觉。

颔联“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进一步描写春寒料峭的天气,连续十天的雨雪让春天显得格外寒冷,而风虽然吹了几次,梨花却迟迟未开。这两句突出了春天的寒意和迟迟不来的温暖,让人感受到一种等待的焦灼和无奈。

颈联“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转向具体的场景:横塘的水涨了,可以听到黄莺的啼叫;小巷里泥泞不堪,但酒家依然在营业。这里通过“听莺”和“卖酒”的细节,展现了生活中依然存在的生机和烟火气,与前面的冷清形成对比。

尾联“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将视线转向富贵人家,朱门大宅里传来低沉的音乐声,有人在沉香缭绕的炉火旁弹奏琵琶。这里的“咽”字形容音乐声低沉呜咽,暗示富贵人家也难逃春寒带来的忧郁情绪,而“按琵琶”的动作则透露出一种闲适中的寂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初春时节的冷清与生机、富贵与平凡之间的微妙平衡。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意象的叠加和场景的切换,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特有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温暖的期待,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