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闾丘氏巢凤亭以其子登科胡茂老名之
令君命卿家,一经世遗子。煌煌丹桂枝,寂寞踰五纪。
朅来山水县,辟馆贮书史。竹梧森翠碧,鸾鹄自停峙。
翩翩丹穴雏,一鸣惊众耳。綷羽览辉翔,百鸟各披靡。
英姿凌云气,玉颊编贝齿。唾手取青毡,父老为惊喜。
宁无英妙年,亦或拾青紫。上堂拜重庆,此事世无比。
勉哉尊所闻,烟霄千万里。五斗暂折腰,百鍊无绕指。
矫翼仪舜韶,作瑞明光里。来者玩兹亭,甘棠同勿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家族通过读书科举改变命运的故事,用凤凰比喻人才,充满励志色彩。
前八句写家族背景:一个普通官员家庭(令君命卿家)连续五代(五纪)没人考中科举(寂寞),直到这代人在山水县城建了书房(辟馆贮书史),种上梧桐竹木(传说凤凰只栖梧桐),为凤凰(人才)出现做准备。
中间十二句描写"凤凰出世"的场面:就像神话中丹穴山的凤凰幼雏(翩翩丹穴雏)一鸣惊人,这只凤凰羽毛绚丽(綷羽)、姿态英挺(英姿凌云气),轻松考取功名(唾手取青毡),让乡亲们惊喜。这里用"玉颊编贝齿"形容青年才俊相貌堂堂。
后八句是长辈的勉励:先夸赞考中功名后回乡拜见长辈(上堂拜重庆)的光荣,接着嘱咐要像真凤凰那样(矫翼仪舜韶)在朝廷发光发热(作瑞明光里)。最后用"甘棠"典故,希望后人能爱护这个读书亭,就像古人爱护纪念清官的甘棠树。
全诗妙在把科举比作"凤凰展翅":梧桐象征读书环境,凤凰比喻杰出人才,百鸟比喻普通学子。通过这个生动比喻,把枯燥的科举故事写得充满神话色彩,既赞美了寒门出贵子的不易,也寄托了对后辈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