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游

北山山色青更青,堆蓝积翠开画屏。
浮生突兀百千丈,驾梁峙石劳六丁。
自从太极既判混沌死,天开地辟知几龄。
东西横亘一万里,远迎岱岳连沧溟。
晨昏碍日遮月星,往往不雨轰雷霆。
荒烟霾雾虎豹隐,深渊大泽龙蛇腥。
幽花野草不识名,天风时送芳树馨。
风云变态皆可玩,烟光岚影浮虚棂。
有如佳人在空谷,体貌闲冶尤娉婷。
人间岁月不复记,祗随寒燠观尧蓂。
神仙宫殿梵王宅,螭藏凤隐凌青冥。
金钟玉磬问远近,洞门无人长不扃。
道士昔诵蕊珠经,功成骑鹄朝帝廷。
腰悬环佩杂宫徵,钧天音乐风泠泠。
迩来历世经累劫,丹书宝篆犹镌铭。
摩挲石刻一慷慨,顿觉胸次洗空世虑尘梦醒。
弹琴坐盘石,遗音绕指穿林坰。
山灵鼓舞山鬼啸,常有白鹤飞来听。
湘妃汉女亦游玩,载以雾毂乘云軿。
登高采妙药,长镵短钁锄茯苓。
天瓢泻石髓,瑶杯斟醁醽。
饮之似欲生羽翎,神清气定百脉宁。
下视人寰乌兔急,东生西没何时停。
寻名访利浪自苦,便欲脱去世俗凡陋无用七尺之躯形。
游行无碍少羁束,化为天壤之内不老不死千秋万古英爽之精灵。

现代解析

这首《北山游》是一首充满奇幻想象和道家色彩的山水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它的魅力:

1. 北山的奇幻画卷
诗人笔下的北山像一幅动态的青色画卷——从"堆蓝积翠"的浓烈色彩,到"浮生突兀"的险峻山势,再到"风云变态"的瞬息万变。特别有趣的是,他把山比作"空谷佳人",用美女的娉婷姿态来形容山的灵秀,让冰冷的岩石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2. 时空的交错感
诗中存在两条时间线:一条是"太极既判"的洪荒远古,展现山脉形成的神话感;另一条是"下视人寰"的当下,对比人间的忙碌与山中的永恒。这种时空跳跃让人仿佛站在云端,既看到地质变迁的宏大,又看到凡人生命的短暂。

3. 道家的理想世界
诗中充满道教元素:骑鹤飞升的道士、刻着丹书的石碑、采药修真的场景。最吸引人的是"天瓢泻石髓"的奇幻饮品,喝了能长翅膀,这种夸张描写其实是在表达摆脱肉体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4. 对现实的隐喻批判
在描绘仙境之后,诗人突然笔锋一转,用"人寰乌兔急"讽刺人间像仓鼠跑轮般追逐名利。最后"脱去世俗躯形"的宣言,其实是对现实生活束缚的一种诗意反抗。

5. 声音的魔法
全诗充满声音设计:雷霆的轰鸣、金钟玉磬的清脆、琴音穿林的悠扬,甚至还有"山鬼啸"的诡异。这些声音让静态的山水活了起来,形成立体的自然交响乐。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瑰丽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山水世界。诗人不是在单纯写景,而是借北山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的生命理想——当我们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时,或许可以像诗中的白鹤一样,暂时飞向这片青色的精神栖息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