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大雨省中八韵
五月行秋令,新寒夺盛温。
萋萋云色暝,飒飒雨声奔。
启户凉风进,临沟骤浪喧。
连山浮海气,大陆走河源。
巳阻金门谒,疑将华屋翻。
夜更灯烛坐,昼辍簿书烦。
豁霁思长剑,归栖忆故园。
解诵愁霖作,泥中非遁言。
萋萋云色暝,飒飒雨声奔。
启户凉风进,临沟骤浪喧。
连山浮海气,大陆走河源。
巳阻金门谒,疑将华屋翻。
夜更灯烛坐,昼辍簿书烦。
豁霁思长剑,归栖忆故园。
解诵愁霖作,泥中非遁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带来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沉的情感。
1. 开篇点题:反常的五月寒雨
诗一开头就点出五月本该是夏天,却突然降温像秋天一样,寒气压倒了炎热。这种反常天气为全诗定下基调。
2. 暴雨的视听盛宴
诗人用"萋萋"形容乌云密布的天空,"飒飒"模拟急促的雨声,像万马奔腾。打开门凉风灌进来,靠近沟渠能听到雨水汇聚成急流的喧哗声。这些拟声词和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壮阔的自然奇观
雨幕中山峦像漂浮在海雾里,陆地上的积水像黄河源头奔涌。这两个夸张的比喻既写出雨势之大,又赋予自然景观神话般的壮美。
4. 公务受阻的烦闷
大雨阻碍了诗人去官府办公(金门指官署),他担心豪华的房屋都要被雨水冲垮。夜里点着蜡烛发呆,白天不得不停下文书工作。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官员遇雨时的无奈。
5. 触景生情的乡愁
雨过天晴时,诗人看着天空想念起佩剑(象征抱负),又因困在雨中回忆起故乡。这种矛盾心理很有感染力——既想建功立业,又渴望归隐田园。
6. 结尾的自我宽慰
最后诗人说自己能吟诵描写苦雨的诗篇,并非像古人那样在泥泞中隐居避世。这句话带着些许自嘲,暗示自己虽向往田园,但终究难以脱离仕途。
全诗妙在将自然现象与人生感悟紧密结合。暴雨不仅是天气描写,更象征着人生中的困境。诗人通过雨景写仕途羁绊、写乡愁、写抱负,情景交融。诗中"凉风进骤浪喧"的动感,"浮海气走河源"的恢弘,"忆故园思长剑"的矛盾,都让现代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古典诗歌的画面美和情感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