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岩五至堂
老人昔记观何处,白发苍颜只如故。
湛然不与生灭期,始信真心有常住。
公今忘物兼忘我,坎止留行无不可。
桑下了无三宿恋,壁间一坐九年过。
振履忽逐秋鸿往,浮杯又趁春潮上。
一片孤云自在飞,不落人中去来想。
湛然不与生灭期,始信真心有常住。
公今忘物兼忘我,坎止留行无不可。
桑下了无三宿恋,壁间一坐九年过。
振履忽逐秋鸿往,浮杯又趁春潮上。
一片孤云自在飞,不落人中去来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的老者形象,传递出豁达自在的人生态度。
开篇用"老人"与"白发"的对比,暗示岁月流逝但精神未改。第二句"湛然不与生灭期"是说老人的心境像清澈的湖水,不受生死束缚,保持着永恒不变的真心。
中间部分通过具体生活场景展现老人的超然:他忘记外物也忘记自我,像流水遇到障碍就停下,通畅时就前行;不在一个地方过多留恋,却能在一面墙前静坐九年。这些矛盾的行为恰恰说明他完全随性而为,不受常规约束。
最后用"秋鸿""春潮""孤云"三个自然意象,生动刻画老人如候鸟般自由来去,如浮云般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不落人中去来想"点明主旨:真正的自在,是既不刻意追求什么,也不刻意回避什么,完全顺应本心。
全诗用质朴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告诉我们:活得通透的人,既能安然静处,也能潇洒远行,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这种生活智慧,对现代人摆脱焦虑、寻找内心平静很有启发。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