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酒"为主题,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美酒的魅力。前两句描写酒的口感与香气:酒液像蚂蚁般细小却蕴含柔和美味,清澈醇厚的酒香中带着浓烈的芬芳。接着用"帝樽"、"天宴"这样高大上的比喻,说这酒就像是神仙宴会上的琼浆玉露。
中间两句用夸张的数字强调酒的珍贵:酿造千次的美酒连富豪都难以拥有,就算花万钱购买也值得。最后两句是饮酒的劝诫:要遵循"三爵之礼"(古代饮酒不过三杯的礼仪),不要贪杯像诗中"百壶"那样豪饮。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柔与烈、少与多、节制与放纵),既赞美了美酒的诱人,又提醒饮酒要适度。语言生动形象,把抽象的酒香写得具体可感,既有对美酒的推崇,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酒以成礼"的节制思想。
丁谓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