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仪鸾殿早秋侍宴应诏

金飙扇徂暑,玉露下层台。
接绶芳筵合,临池紫殿开。
日斜林影去,风度荷香来。
既承百味酒,愿上万年杯(《翰林学士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早宴场景,虽然形式是古诗,但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还是可以通俗易懂地理解。

首句“金飙扇徂暑”,意思是秋风开始吹散夏日的炎热。这里的“金飙”指的是秋风。“徂暑”则是指夏天即将过去。这句话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夏天的炎热就像夏日的风扇,而秋风则是扇子,开始把炎热赶走。

第二句“玉露下层台”,“玉露”指的是秋天的露水,而“层台”则是指高台。这句话的意思是,凉爽的秋露从高台滴下,营造了一种清新的氛围。这里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清爽。

接下来的两句“接绶芳筵合,临池紫殿开”,这里“接绶”比喻官员的职位,暗指宴会上聚集了很多官员。“芳筵合”是指美好的宴会开始。“临池紫殿开”则是指宴会所在的宫殿,大门打开,准备迎接宾客。这两句描绘了宴会即将开始的热闹场景。

“日斜林影去,风度荷香来”,意思是太阳落山时,树林的影子逐渐消失,秋风带来了荷花的香气。这句话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流转和季节转换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秋天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两句“既承百味酒,愿上万年杯”,“百味酒”指的是各种美味的酒菜。“愿上万年杯”则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宴会永远持续,如同万年不变的美好时光。这体现了人们对宴会的喜悦和对长久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宴会的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展现,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祝愿,让人感受到秋天的韵味和宴会的欢乐。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文德皇后同母兄。贞观年间,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储之争时支持高宗,后被任为顾命大臣,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659年),无忌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上元年间平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