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室

独步嵩高最上头,凭陵万里见高秋。
西连紫塞千山出,东指黄河一线流。
汉畤秦封何处所,卢岩许岭自清幽。
登临顿失风尘色,极目浮云澹不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太室》描绘了作者登上嵩山最高处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壮阔的视野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开头两句写作者独自登上嵩山最高处,俯瞰万里秋色,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独步"和"凭陵"突出了登高的孤独感和征服感,而"高秋"则点明了时节,秋高气爽的天气更显得视野开阔。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景色描写。向西看,群山连绵如同紫色的屏障;向东望,黄河像一条细线蜿蜒流淌。这里用"紫塞"和"一线"形成鲜明对比,既写出了山势的雄伟,又表现了黄河的绵长。接着作者联想到历史,秦汉时期的祭祀场所如今已无处可寻,只有卢岩和许岭依然保持着清幽的景色,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

最后两句写登高远望的感受。站在高处,世俗的烦恼都消失了,眼前只有淡淡的浮云飘荡,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顿失风尘色"说明登高让作者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牵绊,"浮云澹不收"则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经历,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慨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最终归结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语言简洁有力,意境开阔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历史的沧桑。

0